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

果然是大師

 


果然是大師

佛陀在舍衛城時,有位大富長者,雖然富可敵國,但為人固執。年紀已近八十歲的他,還忙著為自己建造一棟豪宅,前廳後堂、涼臺溫室一應俱全,東西廂房多達數十間。這位長者甚至親自監工建造,眼看只剩後堂前的遮陽臺未完工。

佛陀以天眼通看出此人已不久人世,憐憫他不知無常將至,還汲汲營營地為此生勞心勞力,忙碌疲憊不堪,卻不知要為來生植福,實在太可憐了,於是帶著阿難來到他正在監造的豪宅外,好聲關懷道:「您這麼辛勤勞苦,不疲倦嗎?這麼豪華的房子,您蓋好之後有什麼打算呢?」

這位長者不掩自豪地回答:「前廳自然是接待客人用的,後堂是我自己住的,東西兩邊的廂房除了給兒媳、奴僕住之外,還可以儲存一些財貨。夏天就住通風的涼臺,冬天就住可以升火取暖的溫室。」

佛陀說道:「我已久仰您的大名,知道您是個深思遠慮的人,我想送您幾句重要的話,對您的生命極有助益,您能否稍停一下手邊的工作,我們坐下好好談一談?」長者一口回絕:「現在工事正趕,要談改天再談!」佛陀再三勸長者撥一點時間給他,長者卻益發顯得不耐,最後,他拗不過佛陀,便說:「你有什麼重要的話,快點長話短說吧!」

佛陀於是啟口:「凡夫有子有財,還不知足,汲汲多求;不知無我非我,還想著兒媳財貨;只知遠慮多慮,卻不知生死無常;明明愚昧不已,卻自恃聰明能幹。世間還有比這個更愚昧的嗎?」

這位長者一心一意把房子蓋好,根本沒耐心聽佛陀的話,待佛陀一說完,便心不在焉地回應:「很好很好,很有道理,不過我太忙了,真的沒時間聽你多說,我們改天再聊吧!」

佛陀聞言,知道多說無益,只能悲憫地帶著阿難離開。長者送走佛陀,繼續他的建造大業,甚至親自動手幫忙上樑,突然,椽木脫落,不偏不倚地打中長者,這位長者隨即往生,惡耗傳回家裡,家人悲傷不已……

這個消息不久人盡皆知,幾位修行人得知長者往生前不久,佛陀才去關懷,於是前去找佛陀,想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不幸的事。佛陀回道:「我已試了幾次想讓他知道生死無常,但這個道理比不上他心裡更重要的事,所以他聽不進去。我已盡力,是他的宿緣如此。」

這是出自《法句譬喻經》的故事,然而,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這位長者。尤其現代事事講求效率,我們總有更重要的事待辦,於是,對於自己以為不是那麼重要,或是不那麼急迫的人、事、物,便容易表現出不耐煩;對於需要等待、需要配合的狀態,更是焦躁不已。

其實,用禪修的方法檢視自己的心,便會清楚發現,當我們在焦躁、不耐煩時,心就已經離開了當下,而飛到了未來,常常念頭都是:「我還有什麼、什麼要做……」、「等一下還要……」當下的人事物,與後來待面對的人事物,彷彿只是清單上待打勾、待處理的事項一樣,而與我們的身、心無關,也失去了心感受的能力。所以佛陀慈悲地指出,經常不耐煩的人有幾種過失:一是粗糙;二是急躁;三是容易後悔;四是少愛多憎。

無論何時,發現自己不耐煩了、焦躁了,回頭看看自己的心飛到哪裡去了,問問自己,未來是否真的比當下此刻更緊急?如果無常將至,那麼,錯過當下這一刻、錯過眼前的人事物,而不能用心去體會、去感受,那該有多麼遺憾?

=====

*
本資來源:網路文章轉載分享,善法流通,勤人為善,可隨意分享,南無阿彌陀佛!合十!